7月份是民航的传统旺季,相比以往,航空公司并没能迎来原本以为的好季节.
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记者昨天获得民航局内部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7月,航空公司获得盈利52亿元,但同比仍下降19%.
根据民航局的统计数据,今年7月,民航实现总周转量59.74亿吨公里,同比增长8.8%,旅客运输量3266.5万人次,同比增长9.0%,货邮运输量43.97万吨,同比增长0.6%.
虽然客货量均有所增长,但7月份民航整体收入却同比下降1.6%.对此,一家航空公司市场部人士分析称,按照以往,7月应该传统的旺季,但目前看来并没有像以往那样,虽然旅客量增加了,但收入却不见增长,“今年上半年,民航的票价水平并不是很乐观,在旺季的时候,票价也不见起色”.
有人指出,在传统旺季的时候,大多数航空公司的动力增速比较乐观,但同期相比上个月的需求增速却出现明显下滑,导致国内线客座率同比下降2.2个百分点,下降至82%.不过,国际航班出现相反的状况,出境游需求十分旺盛,国际航线持续两位数的增长.
“当月,国内空运商务需求出现下滑,所以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也使得旅游需求大幅萎缩,需求增速的大幅下滑使得供需矛盾突出,7月份行业票价水平跌幅也同比扩大.”国内票价同比下滑超过6%,而客公里收益水平则同比下滑超过7%.
不过,由于政策调控释放压制,和政府稳增长的调控政策背景下,预计商务需求和旅游需求在8月份将出现反弹.
对于未来几个月的市场和经营,有人认为,7~8 月应该是学生及居民旅游高峰时期,有可能是今年全国各地出现的大范围高温天气压抑了部分需求,这些需求可能延至中秋和国庆假期,从而拉动航空需求,因此未来2 个月航空市场的表现依然值得期待.
而除了来自需求方面的挑战,下半年人民币升值趋势的放缓,也可能给航空公司的业绩带来压力.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上半年,航空公司主营业务亏损41.9亿元,弥补主营业务亏损主要靠43.3亿元的汇兑收益,而7月份的汇兑收益已经基本为零,多家航空公司更是预计,下半年的人民币升值趋势会减缓,汇兑收益甚至可能转为汇兑亏损.